前文我们谈到了工艺设计,设计部分的能力子域就全部解读完毕。今天接着解读制造能力要素的第二个能力域——生产,而生产能力域包括了采购、计划与调度、生产作业、设备管理、安全环保、仓储配送、能源管理7个能力子域,是整个智能制造体系最核心的环节。
记住,对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时,人员、资源、技术和生产是必须评估的四个环节,而设计、物流、销售和服务都是可以作为非必选项。因此,生产能力域将作为解读的重点。今天将进行采购能力子域的解读。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采购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了解市场供求情况,认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掌握物料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对计划期内物料采购管理活动所做的预见性的安排和部署。
理解就是,订单来了,首先需要对订单生产所需的物料进行分解,然后根据物料清单查看仓库备货是否足够?哪些物料还缺?缺多少?找哪些供应商购买?供应商甄寻源过程中除考虑采购价格,还要综合供应商历史记录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技术是否符合订单要求?质量记录是否足够好?响应和交付时间是否够快等。因此,采购需要用到的业务系统包括ERP、WMS、SCM、SRM等。采购能力子域成熟度要求也主要是围绕这几个功能点进行描述,见表1。
表1 采购能力成熟度要求
对于一级,要求企业有规范的采购管理办法并得到执行。在评估过程中需查看企业是否有相关文件以及采购计划电子文档,可以是文档、表格等形式,不要求一定采用信息系统实现这些功能。企业采购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物料需求计划、安全库存以及在途物料等信息,但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供应商评价指标、评估方法以及提供评价记录。
对于二级,要求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生产采购计划,并管理和追踪采购执行全过程,即要求企业实施ERP或通过专门的信息化系统实现采购、生产、库存等功能。b条要求企业建立供应商寻源、评估认可和优化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供应商寻源、评估和优化的信息化管理库。一级对供应商管理只需做到有评价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价记录,而二级要求企业有一整套供应商寻源、评估和优化的管理系统,并建立数据库。
对于三级,要求企业实现采购、计划和仓储信息功能集成,依据生产计划和库存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即实现ERP与WMS的集成,通过打通两大业务系统的数据,可以生成更精确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同时要求企业建立供应商评价软件平台,能够对供应商的质量、技术、响应、交付、成本等要素进行可量化评价。与二级的区别是,三级明确要求企业建立SRM供应商管理系统,功能必须能做到对供应商供货的质量、设计、响应、交付、成本等要素的量化评价,就是对供应商进行评级。
对于四级,要求企业通过与供应商系统集成,实现上游原材料的生产进度、质量、发运状态等信息的实时反馈。这里要求企业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在线实时查看采购订单的生产进度、质量、发运状态。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数据分析平台,为供应商供货数据建立评价模型,按照月、季或年的不同时间跨度对供应商进行自动评价,也就是无需人工处理,系统会根据分析数据对供应商进行自动评级,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不断优化现有的供应商评价模型。
与三级比较,四级要求企业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系统集成,实现生产进度、质量、发运状态等信息的实时反馈。而企业要能基于采购执行、生产消耗和库存等数据建立采购模型,实时监控采购风险并及时预警,自动提供优化方案。四级不仅要求企业建立供应商评价评价模型,还要求企业建立采购模型,对采购风险及时预警,并基于信息系统数据实现对模型的不断优化。
对于五级,要求企业实现与供应商在设计、生产、质量、库存、物流的协同,并实时监控采购变化及风险,自动做出反馈和调整。与四级比较,五级要求企业不仅仅实现供应链协同,还要实现设计、生产、质量、库存等协同。从企业获取订单开始,供应商就可以通过企业自有平台或第三方平台跟踪企业订单的设计、生产状态,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的自动信息共享,实时跟踪采购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实时监控采购变化及风险,比如供应商评价的变动、库存的变动等,自动做出反馈和调整。
根据解读,我们最后对采购能力子域能力成熟度要求做简要总结:
一级:建立采购执行和供应商管理流程;
二级: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采购执行和供应商管理;
三级:基于内部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提出采购需求,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
四级:建立基于与供应商信息系统集成的采购信息协同和供应商评价;
五级:实现供应链实时协同并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采购管理优化。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