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施耐德电气:智能制造创新永远在路上

2025China.cn   2016年07月27日

  几年前,“智能制造”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仅仅是一个晦涩的科技名词,但现在它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

  经过数年持续发展,工业4.0和智能制造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般的概念,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智能制造产品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断涌现,各家厂商都对智能制造概念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在不久前举办的“创新,无处不在”施耐德电气创新开放日活动上,施耐德电气中国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负责人马跃先生就智能制造话题接受了IIANews记者的采访,展示了这家来自法国的电气巨头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独特视角。

施耐德电气中国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负责人马跃

 

  将隐性问题显性化

  谈及智能制造和工业4.0,马跃先生表示施耐德电气眼中的工业4.0或智能制造是一个持续演进,持续创新的过程,不会单纯将它看做一场革命,而工厂的智能升级改造则是隐性问题显性化的过程。在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之前,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设备运行状态,这种隐性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是缺乏参考依据,无法为提升团队整体技术能力提供帮助。

  然而显性化的过程是通过传感器把生产过程中的很多数据抓取出来,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后再对设备进行维护,而不是单纯靠人工经验主义式的判断。

  互联互通和自动化以及数据库的建立,使设备端收集来的数据呈现出一条历史曲线,可供进行大数据分析。施耐德电气认为这样的数据分析贯穿个人消费和工业领域,设备基础层面实现互联互通的融合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为制造业服务。

  目前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普遍存在信息孤岛,实现真正的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时谈进入工业4.0、做智能化是有困难的。现在中国制造业企业之间由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也呈现多样化,怎样定制化一个独特的,适合的工业4.0智能化路径,其实才是施耐德电气更加关心的问题。

  施耐德电气将其分为三个核心支柱:精益生产专业能力、软件信息化平台和自动化技术。精益生产很大程度上帮生产者解决了柔性生产、产品质量、人人合作、人机协作、机器之间协同的问题。而信息化平台则是把传统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工厂,升级为数字化的工厂,让所有资产都实现数字化管理,每条信息都可以有效的互联互通,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字化工厂和智能网络的实施。

  《中国制造2025》蓝图讲述的更是一种大的融合,不单单是指机器人,不是简单的指工业物联网,而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智能制造也可以被定制

  工业4.0与智能制造带给用户产品的竞争力提升是不言而喻的,马跃先生总结了其两大好处,第一叫可控成本的柔性定制,第二则是良品率的提升。

  这样一个愿景,在工业2.0和工业3.0时代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两个时代更强调规模和刚性。现在质量不仅要好,成本要可控,产品还要定制。

  中国的工业制造有的还停留在工业2.0尾端,互联网电商货品问题层出不穷,这反映了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制造业企业还要补工业2.0质量的课。实现工业4.0能够实现制造上的进步,不论是柔性生产还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目的都是下降残次品率。

  因此施耐德电气提出了先软后硬、先医后药的概念,其主旨在于将智能制造看做一个大的融合式产品,并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先对客户进行望闻问切,判断其处在工业的哪个阶段,需要改进的方面是精益生产还是互联互通,真正寻找到切实可行并可有效解决企业痛点的方法,这样更容易有的放矢地进行投资。先医后药,先软后硬也是施耐德电气给中国智能2025或者智能制造开出的独特处方。

  马跃先生认为目前中国企业不是缺资金,也不是缺想法,真正缺乏的是将好产品“落地”的行动力。施耐德电气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将以实际行动在未来十年帮助更多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和施耐德电气有相同感受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这个愿景不是靠规模,而是靠产品的差异化,这就离不开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和技术。

标签:施耐德电气 智能制造 我要反馈 
参与ABB电机与发电机拼图挑战赛赢取探厂等好礼,快来挑战!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西克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专题
专题报道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2024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于4月22 - 26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贸易展览会,本届展览会

安全走向数字化
安全走向数字化

如果说安全是过程工业的基本盘,数字化是过程工业的新锚点,那么作为2023 NAMUR中国年会唯一的赞助商,HIMA与这次

第三届EESA储能展
第三届EESA储能展

EESA储能展是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品牌展会,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