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助双碳 有迹可循" WAIC 2023智能趋势论坛于7月6日下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同期举行,AECOM 中国区高级副总裁、ESG可持续战略与发展负责人 张祺出席并发表了演讲。他表示,未来城市空间面临着组织与开发模式转变,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深度融合等八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城市空间除传统经济财务指标,其环境,社会,治理(ESG)也将备受关注。『城市ESG』的意义在于聚焦现状, 解读可量化的城市表现;基于表现, 展开可评估的需求界定;匹配需求, 选择可定制的规划举措。数字化工具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底座。城市服务 x 数据化 x ESG,为城市用户创造看得见摸得到的使用价值。
AECOM 中国区高级副总裁、ESG可持续战略与发展负责人 张祺
以下为演讲实录:
AECOM在全球,在中国服务了很多的中大基础设施和城市。我和大家分享的是ESG与数字化的城市空间。
谈到城市ESG和城市空间,作为一个长期在国内从事和基础设施咨询策划设计相关的从业者,从城市的设计空间,以及未来城市空间,再来谈ESG,包括数字化方面。
有很多是我们很难解决的,比如面临极端天气。根据国际的相关研究,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全球的直接损失每年超过12000多亿美元的损失。北京这一两周也面临历史上没有的酷热,北京竟然成为了全中国温度最高的一个城市。这种现象会在全球,包括中国的城市频繁出现。还有一个污染的问题,从美丽中国的建设到水失调、气失调、土失调,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资金来治理,在这个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面临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建筑的问题,从全生命周期来讲,至少占到了碳排放的40%,有些文献研究会达到50%。中国的建筑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建筑生命极短,经常还没有20年就要拆掉,要更新或者炸掉。中国的建筑平均生命大概25年左右,国外大概要超过50年。建筑的短命或者建筑的碳排放造成了在双碳里面的巨大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海的城市更新里面的“拆改留”变成“留改拆”,这个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问题。
发展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对中国来讲不仅有南北的不均衡,东西的不均衡,还有城市城乡的不均衡,这追不均衡会在一线城市里面大量存在,就是城中村,包括上海也有,深圳也有。这种不平衡在很多时候很难解决。
中国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未富先老。我们真的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些软性的在中国未来快速老龄化过程中,大家更多的谈到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对城市空间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我们的公共空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只能看不能用,根本谈不上活力。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我们从ESG的角度也好,从绿色资产的赋能或者变现的角度也好,未来可能是城市里面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我们帮浦东新区怎么激发城市空间的活力,包括ESG方面的价值,其实是我们未来会面临的问题。
我们在思考中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影响,刚才所说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城市空间的失灵?可能就是我们对城市空间服务价值的失位,这恰恰可能是我们未来在碳也好,ESG也好,需要面对的。
未来城市的发展,包括中央的文件2035的远景规划,不管是AI也好,大数据也好,包括新能源,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这方面都会有一些重大的影响。
在未来城市的发展里可能有几个趋势,一是个体工作与生活的时空自由度提升。特别是疫情发生以后,我们改变了工作的模式,可能原来在线购物,大家可以接受,在线教育慢慢也可以接受,后面疫情的时候在线办公,远程办公也成了一种趋势。特别是外企公司,在疫情结束以后还会有很多的员工居家办公。原来在工作和生活空间的距离或者边界进行了融合。
二是未来城市空间组织和开发模式的转变,原来的办公楼也好,第三空间也好,很清晰很确定,但是会发现在疫情和数字化过程中,很多东西变得不那么清晰,不那么确定,这也是未来在城市空间里面需要面对的。
三是虚拟和实体空间的深度融合。包括AI,这些方面影响更多的是从产业、办公,还有生活方面。怎么样界定虚拟空间和实际空间,这中间怎么样转换。
四是城市空间旧和新的问题,包括城市更新的增量时代,怎么处理一个旧和新的问题。
五是数据驱动的追踪式,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会为我们的空间,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人持乐观的态度,有人持悲观的态度,无论怎样的态度,它都要靠数据驱动。
六是城市新旧的问题和空间新旧问题,会导致城市拼贴的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可能会有空间上的,已有实际上的,空间怎么样融合缝补。
七是运营和深群的问题,涉及到ESG里面治理的问题。其实疫情加速了我们在整个治理里面的探讨,包括杭州浙江提出了未来社区治理的问题,治理和管理是天壤的改变,改变的过程中对城市的空间,用Digital在未来治理的效能都会发生很大的作用。通过数字创新对技术的叠加,实现对城市的赋能。
未来城市发展空间的趋势有两个观点,一是通过ESG为城市空间增值。原来ESG主要是从企业和投资的角度来思考,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城市的空间,城市ESG的角度,怎么针对城市的失灵,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ESG可以作出很好的运用场景。不管从规划还是评估,还是建设、运营,以及效能的提升,ESG都会对城市的全生命周期,不管是核心的竞争力,还是绿色资产的变现,以及数字化底座等等方面,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后评估等等,它可能会发挥巨大的威力。
ESG大家可能有个误区,它不仅仅是个概念,更不是道德绑架,是一个可量化的评估体系,可量化一定需要数字化,要有底座和模型。这种量化里面可能会针对环境也好,会有一些面板数据,通过数据体现出来每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数据来体现在社会方面的能力,以及通过数据治理方面的高效,通过这些评估,会构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片区,甚至每一个企业核心应该关注的是什么。ESG必须和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结合起来,它才真正有意义。
它会有一些优势的判断,有一些紧迫性的评估,这个评估之下怎么形成方案。最后的评价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评价或者判断。从城市的全生命周期来讲,怎么样通过ESG的框架评估体系,指标体系形成规划。
Digital,为城市的空间赋能,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在CIM,包括从微观程度里面的BIM,包括GIS,在CIM的系统下,怎么把整个城市的经济、空间、企业、建筑,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全在CIM的体系下能够科学的量化,为科学决策作出决定。在空间里面把城市的全生命周期来判断,作出它的投资回报,作出合理的评判。
在一些基础设施里面,能够通过Digital,包括数字孪生,不管是建筑也好,还是新区的开发,还是城市,还是基础设施,通过数据化的量化进行评估,包括生成的方案里面去比较效益,在不同的平台去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有多种,对城市来讲,大家希望的是最优的方案,我个人更愿意用最合适的方案,每个城市发展的资源禀赋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每一个会有最合适它的方案,形成3D的模型,进入它的体系里面。
我们希望在面对城市的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发展里面,能够用数据化做底座,数据化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怎么样借助这种科技的进步,借助数据化的底座,量化的底座,以ESG框架把它量化,把它评估,然后形成它的行动方案,在形成行动方案以后,在不同的阶段对它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城市的增值和赋能。城市失灵空间的背景下,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下,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去赋能。
谢谢大家。
(智能网,根据现场实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