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做最受信赖的技术伙伴,IBM“第四平台”构建数字化转型新范式

2025China.cn   2021年04月22日

  数字化的浪潮滚滚向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在变革之中“独善其身”。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客户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要想在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实现业务快速上线和迭代,离不开敏捷灵活、安全可靠的平台支持,而混合云就提供了这样的技术架构。“很多企业的关键应用都要借助 AI 等技术、通过开放的方式去赋能,我们要帮助客户做到一次性开发应用,就能部署到混合多云的架构之上,包括部署到本地或边缘,让业务管理变得更简单便捷,使用起来更安全和合规。”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副总裁姜锡岫谈到,“IBM 是开放的混合多云平台与企业级 AI 技术的提供商,我们希望通过以红帽 OpenShift 企业级开源技术和 IBM 企业级 AI 能力所打造的‘第四平台’,来为企业提供这些技术和能力。”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副总裁 姜锡岫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在今年年初刚刚成立,可以看作是 IBM 推进混合云和 AI 战略的重要一步,其中囊括了软件、硬件和生态伙伴业务,旨在以技术为中心,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提升客户对技术价值的体验,结合中国本土市场的联合创新,帮助客户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再次被委以重任的姜锡岫曾是 IBM 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兼战略部负责人,他在 IBM 供职 31年的时间内担任过 IBM 大中华区华南区、华东和华中区的总经理,还曾在 IBM 硬件部门领导不同业务,并一手促成了 IBM 与浪潮的合资公司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的成立。

  众所周知,IBM 历史上曾经打造过三个成功的平台——主机、服务、中间件,如今的“第四平台”就是开放、安全且贯穿企业就绪 AI 能力的混合云平台。打造“第四平台”也成为了 IBM 举全公司之力正在做的事情,借此,IBM 希望成为推动混合云和 AI 大规模在企业市场快速应用的中坚力量。为此,IBM 在过去一年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包括完成了十个战略性收购项目增强软件及服务能力、投资 10亿美元拓展生态系统、利用车库创新促进体验式销售等等。用姜锡岫的话说,“今天的 IBM 是一家聚焦混合云与 AI 的技术公司”,IBM 要做 21世纪最受信任的技术伙伴。

  事实上,云为先的战略成果在 IBM 的财务业绩中已有显现。如果抛开货币和资产剥离影响,IBM 在 2020财年与云相关的营收增长了 20%,达到 251亿美元,超过总收入的 1/3,其中红帽堪称是营收的关键推动力,其 2020年标准化营收增长 18%,年底未结订单首次突破 50亿美元。可以说,红帽和 Cloud Paks 解决方案为总体软件收入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IBM 在 AI 领域的领导力也在彰显——在 Gartner 最近发布的两份魔力象限报告中(2021年云 AI 开发者服务魔力象限和 2021年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平台魔力象限)均位于领导者象限。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4万家企业采用了 IBM 企业就绪的 AI 技术,有超过 2,800家客户在使用 IBM 的混合云平台,较过去一年增长 40%。

  当然,面对高达 1万亿美元的混合云市场机遇,IBM 要做的事情远不止如此。要知道,在云概念风靡全球的今天,实际上仍有 75% 的关键业务应用还没有上云,而真正部署或者说用好 AI 技术的企业更是少数。如今,根据麦肯锡的一项客户调查发现选择混合云方式创造的业务价值比只依靠公有云要高出 2.5倍。IBM 所做的事情,就是以自身和伙伴的公有云服务、硬件系统、边缘计算能力为基础,构建基于 OpenShift 的混合云平台,在此之上联合 SaaS 合作伙伴以 Cloud Paks 容器化的方式快速向客户交付自动化、数据与 AI、集成化、网络、安全、行业等能力,并携手全球的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应用现代化、智能工作流等服务能力。根植于 IBM 的底层技术,透过伙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使得客户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是 IBM 希翼的生态系统。

聚焦产业数字化核心需求

  在姜锡岫看来,轻松现代化、智能预测结果、大规模自动化、安全为要是企业在混合云和 AI 时代关注的四个重点。企业在关键业务数字化的进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既要确保原有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无缝迁移,又要快速获取云原生、微服务的能力来紧抓商机。此时,业务转型所选用的技术架构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对于金融、电信等传统行业就变得很重要。在异构环境中的开放性和 AI 赋能,给了 Cloud Paks 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良机。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之旅

  中国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扬子江药业现有员工 16,000余人,旗下拥有 20多家成员公司,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药企对业务流程的数字化需求更加迫切。对此,IBM 携手上海德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六十余个企业原有流程进行梳理优化集约为四个流程,利用 IBM Cloud Pak for Automation 云上解决方案,搭建了业务流程中台,使得企业整体实现了跨组织、跨部门、跨系统和跨用户的业务流程自动化。

  明源云累计为超过 6,000家房地产企业提供智能商业解决方案和管理系统,与 99家地产百强房企合作过数字化项目。在参与地产行业客户财务绩效相关项目的过程中,明源云发现,日益复杂、精细的地产业测算需求,对投资与盈利领域的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 IBM Planning Analytics 和 IBM Cloud Pak for Data 等工具,明源云对地产数据的运营有了更深的理解,优化了地产数字化资源的盘点与预测,实现项目拿地过程的预算优化,对客户企业的供销存与现金流进行数字化整合分析,通过地产投资收益与预算管理智能化平台帮助地产行业客户整合内外部数据,构建企业数据资产目录,赋能企业智能化分析与 AI 应用。“过去,房地产企业对 IT 行业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但当他们拥抱 IBM 的技术时,地产商的感受是很美好的。”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数据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业务总监李红焰说。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数据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业务总监 李红焰

  IBM 的人工智能阶梯(AI Ladder)从收集、组织、分析、融合四个步骤加速了企业的 AI 之旅,为大规模部署自动化 AI 应用奠定了基础,而后者正是企业应对数据洪流和成本激增的有效手段。对此,IBM 在从复杂数据中发现规律(Watson Discovery)、根据模型辅助客户做出决策(IBM Operational Management)、大规模自动化部署和实施(RPA)三者之间构建了循环优化流程,利用 Watson AIOps 不断进行完善,将 IT 运作流程从原来的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预测和主观调整,这一流程被称为“IBM AI-Powered Automation”。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人工智能应用业务主管赵晓凯介绍称,IBM 与香港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利用虚拟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把原来工业产线上的机器人服务以虚拟方式实现相互验证,提高了机器人的生产力,减少了服务时间。此外,IBM 还与商业时装 Lily 合作,借助 IBM Sterling Order Management System,打通线上线下的供应链、生产、销售数据,使商家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更清晰地了解行业趋势、规划新品设计,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人工智能应用业务主管 赵晓凯

  那么,既然数字化的红利这么丰厚,为什么仍有不少企业没有上云或尚未使用 AI?显然,对安全性的担忧是原因之一。数年来,企业遭遇安全威胁的事件从未间断,随之也出现了 GDPR 等严格的数据保护及合规政策。为了消除企业的顾虑,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网络安全业务主管冯靓给出的建议是“谋定而后动”,即在混合云环境中设置整体的安全战略规划,保护数字资产和用户数据,利用 QRadar 进行威胁管理,主动识别风险响应做出应对,并将这些能力以 Cloud Pak for Security 的形式让客户在不迁移企业数据的情况下快速发现威胁,进行编排操作,实现自动化响应。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网络安全业务主管 冯靓

技术与商业交汇的最佳实践

  近几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常说的一个词是“最佳实践”,其表达的含义最初源自管理学概念,认为存在某种技术、方法、过程、活动或机制可以使生产或管理实践的结果达到最优,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如果把知识或经验抽象出来,就会发现“最佳实践”对于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至关重要,并会直接影响业务价值和变现。而要想构筑适合千行百业的“最佳实践”,仅仅依靠产品难以满足,还需要从技术赋能、场景应用、售前售后等维度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和创新力。

  为了将混合云和 AI 能力有效转化为客户的业务价值,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成立了客户成功管理团队(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Team,CSMT),由此前一直任职于产品研发部门的朱辉负责,团队成员由来自实验室、研发中心、行业咨询等领域、具备混合云和 AI 解决方案技术背景的架构师组成,深厚的技术基因和行业经验使得这个团队能够将最新的云和 AI 技术与各类应用场景迅速匹配,让数字化创新落地到业务系统中。

  据了解,在客户购买产品之后,客户成功管理团队会进驻到目标场景中,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从架构设计、项目管理、方案实施等方面帮助客户部署、上线、用好 IBM 的技术和产品。如果客户产生新的业务需求,该团队又会与车库体验中心(Technology Garage)相互配合,为下一轮创新实践打下基础。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总监 朱辉

  “我们要负责的是客户是否使用正确、使用频率是否增加、是否产生新的业务价值。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和客户共同创新,共同探索他们在业务场景中的创新点。”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总监朱辉表示,“我们需要介入到客户最终的目的中,在他们要做的事情中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的架构师会驻扎在客户那里,并成为对客户业务有深刻理解、可信的技术顾问。”

  如果说客户成功管理团队是业务创新能够高质量实现的有力保障,那么车库体验中心团队就是帮助客户开启创新思维、抢先体验 IBM 混合云和 AI 产品特性的入口。在这里,客户的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可以与 IBM 携手共创,深度参与到产品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IBM 车库体验中心团队的成员由客户团队和 IBM 团队的云计算、AI 专家、设计师和架构师组成,涵盖规划设计、解决方案、数据分析等领域,依托 Garage 方法论和 IBM Technology Product Service,以现场或虚拟的 Garage 工作坊的灵活形式,联合合作伙伴的行业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 IBM Garage 创新方法论实施的过程中,首先会设计框架,结合客户关键业务领导的期望值,一起确定能带来最大业务价值的机会;其次,利用企业设计思维,与客户的业务和 IT 团队一起交流,确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范围;此外,会评估和调整构建 MVP 所需的最小可行性架构,同时验证假设;之后,通过学习驱动的迭代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找到符合业务价值的产品/市场;最后,通过以点代面验证 MVP 可行之后,再把方法论和各种能力推广到更多领域,持续为客户提供业务价值。

  IBM 大中华区车库体验中心主管鱼栋表示,IBM Garage 的创新方法论是“小步快跑”,“通常运行一个车库方法论创新实践需要 4到 6周的时间,我们会先快速找到一两个业务痛点,通过解决这个痛点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找到适合客户特定的车库创新的模型,之后会进一步把车库创新模型推广到业务线,进而推广到整个企业。车库方法创新不只是方法论,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带来企业内部文化的变革——以更敏捷的方式将创新落地。”

IBM 大中华区车库体验中心主管 鱼栋

“鲁班计划”释放本土创新源动力

  着眼全球、专注本地,IBM 扎根中国市场已有 80年的时间,不少 IBM 的新技术新功能也是由中国的研发团队开发的。成立于 1999年的 IBM 中国开发中心就是其中重要的创新基石,同时也是 IBM 混合云、数据与 AI 蓝图落地中国的重要技术力量。为了让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更快更好地使用 IBM 的最新技术,“鲁班计划”应运而生——其基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创新,搭建了一个由 50多台服务器、10,000多个容器组成的混合云和 AI 参考架构,旨在与中国市场共享共创,提供本土化的服务,包括 Cloud Paks 在中国的落地、OpenShift 中文化等等。

  据悉,鲁班计划的基础架构支持裸金属、VMware、OpenStack、x86、Power 等几乎所有的异构环境,所使用的技术全部源自 IBM,部署规模包括 50多台服务器,搭建有 6个集群、10,000余个容器,透过拓扑结构使得每个容器的健康状态和 CPU、内存、应用程序等使用情况均能可视化展示,解决了 IT 系统和应用自动化的问题,让客户避免重复投资。同时,这一平台横跨了北京、上海两地三个产生环境,提供了全栈运维能力,覆盖从底层 IT 补丁更新到开发的云平台 (OCP) 升级、再到上层 Cloud Paks 和 EcoCloud 等方案的全生命周期,并结合 IBM 的核心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带来独特的业务价值。

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监 吉燕勇

  IBM 中国开发中心总监吉燕勇介绍道,鲁班计划的亮点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第一是集成的创新解决方案,例如客户流失分析、智能化预测维护、利用天气进行零售分析、多云管理展示、秒级云原生监控解决方案、AI 赋能的新型运维解决方案、聊天机器人实现抵押贷款风险评估、表单内容自动化归类和数据提取、生态云创新孵化平台等场景案例,同时还有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展示;第二是企业级的人工智能(AI for Business),包括自然语言处理、AI 赋能的自动化、可信的 AI,并且这些能力全部可以基于 Cloud Pak for Data 在任意环境运行;第三是基于中国市场需求痛点的创新,不仅是产品和文档的中文化,还有对中国公有云厂商的支持,以及本土化的技术传播,并且还会利用 AI 技术提升企业云化、智能化的部署效率。

扎根中国市场的差异化创新

  “鲁班的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IBM 中国开发中心有数十位全球开发架构师,还有数千位研发人员,他们在做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有很多好的想法,可以把这些最佳实践整合到产品中。在落地的过程中,针对中国用户的特定需求,如何去解决,如果没有深厚的研发背景,是很难去想象出来的。”IBM 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鲁班计划负责人赵军伟表示,“中国开发中心永远是 IBM 在中国业务的坚强后盾,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技术能力贡献出来,和企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创。不仅仅是把产品能力交付出去,更是把最佳实践,通过合作赋能给我们的客户。”

IBM 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鲁班计划负责人 赵军伟

结束语

  过去百年间,IBM 的产品支撑着全球最为关键的业务系统稳定无障碍运行,该公司也成为了客户最为信赖的技术伙伴之一。面向科技的未来时代,IBM 正在加速自身重塑,转型成为一家混合云和 AI 的平台企业,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新的商业价值。为了适应这种转变,IBM 的战略调整是全方位的,包括从技术架构上趋于容器式交付、改进体验式销售提升产品的客户接受度和认可度,以及与全球的系统集成商(GSI)、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和第三方软件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投资 10亿美元大力发展生态系统等等。

  正如姜锡岫所言,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更加看重技术价值,会持续加强 IaaS、PaaS 和 Cloud Paks 的底层能力,把更广阔的空间以“第四平台”(混合云+AI)的形式开放给生态伙伴,与他们携手为客户提供基于 OpenShift 的一次构建、随处运行的行业解决方案,“IBM 集全公司和生态之力只为一件事情,就是把未来的技术架构做好,打造一个开放的混合云和 AI 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中最重要的现代化、预测、自动化和安全的问题,实现剩余 75% 的核心业务负载的上云转型之旅。”

  文章来源:中关村在线,作者:徐鹏

(转载)

标签:IBM 我要反馈 
西克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专题
专题报道
安全走向数字化
安全走向数字化

如果说安全是过程工业的基本盘,数字化是过程工业的新锚点,那么作为2023 NAMUR中国年会唯一的赞助商,HIMA与这次

第三届EESA储能展
第三届EESA储能展

EESA储能展是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品牌展会,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

2023全景工博会 | 直播探馆 · 全景解读
2023全景工博会 | 直播探馆 · 全景解读

2023年9月19日-23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工博会将以“碳循新工业、